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视察

调研视察报告

关于“完善科技创新平台 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口协商报告

2021/3/1 17:22:16  点击:66943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市政协近日围绕“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组织了对口协商调研活动。前期以小分队、微调研的方式,考察了高新区科创中心、智慧谷、大学科技园、海曲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状况。王坤英副主席带队实地调研了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创泽机器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科技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情况,并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广泛征求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协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9+3”改革攻坚行动要求,牢牢抓住完善科技创新平台这个“牛鼻子”,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市级175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9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47家,省院士工作站23家,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市级12家,农科驿站61家。同时,大力发展高校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新型研发机构。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一)领导重视抓平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把科创平台建设作为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日照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营造了创新平台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建立科创平台,集聚创新型人才,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已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6家、省级14家、市级22家。努力破解资金瓶颈,加速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科技攻关,在抗击疫情攻坚战中,坚持科技防役,主动参与国家应急产业园、医疗器械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建设,启动了快速检测、消毒消杀、智能医疗等14个研发项目,推动国内首款新冠核酸检测专用“P2+移动方舱”实验室建成,远程红外成像、热成像测温仪等抗疫“利器”也成功投入使用。

  (二)各方协同建平台,科创平台水平不断提升。围绕产业链建设科技链,充分发挥科创平台载体作用。一是建设高新技术科创平台。日照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处于国家部委会商阶段,省政府批复设立了岚山农高区,东港农业科技园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岚山(茶业)、东港(蓝莓)、五莲(樱桃)省级农业科技园在全省农业科技园评估验收中均居前列。二是建设区域综合科创平台。日照文化创意产业园、科创中心、智慧谷等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总面积达到58.8万平方米。三是建设主导产业科创平台。先进钢铁、行走机械、环保设备等多家企业争创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省特钢材料与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全省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规模以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比例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机构达到100%。四是依托科研院校共建平台。建成中科院山东综合技术转化中心日照中心、山东大学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日照研究院等10家研究院。围绕大学科技园深化产学研合作,已与国内外30余家高校对接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

  (三)创新驱动促平台,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2016-2018年,全市研发投入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市历史上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83%,列全省第二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75家,增速全省第一。注重培育方鼎科技、亿鑫电子、迈尔医疗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快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合作共建专业研究所12家,引进人才团队23个,招引孵化企业20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层次不高。高校、科研院所少,尤其没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理工类、研究类的专业学科少,与先进地市相比,起步晚、发展规模小、层次低,高能级的平台较少。全省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77家,我市9家,仅占3%;省级以上众创空间523家,我市仅20家,占4%。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创板上市企业及中央属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均未实现零的突破。省重点实验室仅有1家,市级科研院所仅有茶科所、水产所和农科院3家。

  二是创新创业环境不够优化。政策落实不够灵活,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吸引力不强,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造血能力较差,科技创新能力不足。2018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件,约为全国水平(11.9件)的1/4。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8.9%,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4/5,排名居全省末位。

  三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创新意识较差,与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缺乏长期有效的科技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弱,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大都集中在规上企业和大型企业,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平台和研发人员,尤其是小微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拉动力不强、布局分散,企业间缺少关键共性技术和协同创新研发平台,未能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匮乏。普遍存在“本土人才留不住、外来人才引不来”现象。据初步统计,日照籍重点高校学生回本土就业的比例仅为22%,约4/5的人才流向了外地。高新技术人才尤其是行业顶尖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匮乏,招引人才多为柔性引进,难以长期留住。部分行业实用技术人才紧缺,中端人才、“蓝领”人才缺少。市内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不高,人才、智力潜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几点建议

  当前,全市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和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制定“十四五”科技规划的重要窗口期。下一步,建议将科技创新作为全市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重要发展战略,注重市域统筹谋划,科学配置资源,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加快谋划布局全市科创平台体系。结合研究制定“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围绕胶东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布局市级科研机构集聚区、功能区及重大科创平台,同时研究规划区县分中心、分平台,形成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科创体系。用足用好科技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力争引人才和项目,力争形成“政策洼地”和“人才高地”,将我市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加快提升园区科创平台项目招引水平。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基本能够满足今后一个时期的需要。下一步关键是提高科技企业入住比例和经济效益,避免低层次、同质化,深入研究各类平台的发展方向、路径,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做到名实相符。全力以赴推进日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借鉴中关村、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经验做法,探索实行“一顶帽子大家戴”,建设“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园区”创新联盟生态圈,带动各区县经济园区创新发展。加快岚山农高区、日照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创新园区建设,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大力招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项目,抓紧提升平台规模和水平。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共同体、技术创新联盟等新型科创平台建设。聚焦十大新型产业,依托钢铁、汽车等龙头企业,联合行业骨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2-3年内组建10家左右创新创业共同体、技术创新联盟,争取加入省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支持企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坚持市与区县合作共建原则,以区县、园区和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高层次的科技研发平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创新业态。

  四是加快发展科技孵化平台等科创载体建设。充分利用现有楼宇、厂房,建设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科技孵化平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技术人才,转化科技成果。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重点支持高校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研发机构,“十四五”期间争取建设30家以上省级新型研发中心,全面提升全市的科技创新水平。

  五是加快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新型业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发展服务链。瞄准智能制造、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聚力打造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业,在科技服务机构招引落地、技术转移、高企培育、技术经纪人培训等领域持续发力攻坚。培育和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引导其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高端化发展,促进更多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六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力的源泉在人才。高度重视在外本土人才引进,及时了解人才诉求,优化人才职称评定评审方式,完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鼓励各类科创机构根据技术需求,引进对口专业人才及高端人才,建立人才梯队。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人才、智力优势,进一步搞好市校合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人才链、创新链。

  七是加快建立完善科创平台投入长效机制。加强科技经费管理,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集中财力扶持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科技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新兴行业、专业领域科技攻关和服务。加强科技金融融合,积极探索各种科技投融资的有效形式,吸引社会各界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破解资金瓶颈,促进科技创新平台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