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调研视察
调研视察报告
市政协关于加快推进日照市医联体建设协商情况的报告
为加快推进我市医联体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健康水平,按照市政协的统一安排,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近期市政协又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市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了集中调研协商,市卫计委、人社局、财政局、物价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介绍了相关情况,各位委员进行了认真的座谈讨论和协商交流。
委员们认为,近年来,我市在医联体建设与发展上,针对不同的地域或性质,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初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模式,收到了一定效果,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从目前情况看,仍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主要表现在:
卫生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尤其缺乏收入再分配等深度协作机制;双向转诊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从上级医院往下一级医院转诊病人由于种种原因难度较大;信息网络交流平台不完善,与多数一级、二级医院在信息化方面仍然缺乏直接联系,转诊病例、检查检验报告均靠纸质材料或胶片材料转移信息,健康管理网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三级医院平台资源优势发挥不畅;基层医院人才严重缺乏,投入不足,人员工资绩效无保障,辅助检查设备老旧,医疗业务发展停滞不前,各项核心制度缺乏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管,等等。
针对我市医联体建设实际,委员们一致认为,医联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上联高端提高水平,下联基层服务群众,特别是下沉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加快我市医联体建设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必须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加快建设步伐,以造福百姓。为此委员们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稳固政策保障。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积极支持引导医联体建设。对已经建立的医联体要备案确认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医联体根据区域病人就医需求自主调整医疗业务结构和发展重点。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双方的引导作用,在权责对等的原则下,实行医疗费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自负的付费方式,积极探索医联体内转诊新路径,鼓励小病在基层医院就诊。医联体内建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不单纯考核业务量,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晋升等挂钩。适当划拨医联体专项资金,用于医联体建设相关人力资源成本、设备、药品和耗材支出,以缓解医院经济运行压力。
二、创新医联体管理模式,实行一体化管理。成立医疗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由牵头医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医联体成员单位为成员,定期专题研究,负责医联体统筹规划、运行指导、质控监督与考核评估等工作,协调解决在医联体建设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内部日常运营管理机构。按照医联体章程和医联体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落实发展规划、资源统筹、学科布局、人员培养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管理。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探索医联体内药物互通互用,满足常见病、慢性病等患者用药需要;适应专科、专病患者和康复期(恢复期)患者下转需求,为基层就诊、转至基层治疗患者提供必要的药品供应保障。
三、进一步完善医院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议加快医联体内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的融合,完善相关医疗体考核政策。医联体内人员统一调配,轮换培训,交替使用。实行绩效考核,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探索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扩大医院人财物管理权,建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解决基层医院招不着人、留不住人的问题,以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基层医院与相关院校合作的机制,为基层医院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四、重视医联体全面质量管理,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建议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同时定期派出管理人员协助基层医疗机构做好质量质控管理。医联体内要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
五、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并且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
六、加强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建议建立上下统一的网络平台,加强规划设计,可通过以三级医院为中心的集中式互联和医联体内的各方分散式互联两种方式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实现医联体内网上挂号系统和诊疗信息互联互通,以方便患者看病就医。推动和开展远程会诊,扩大上下级医院合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七、加大力度、注重质量,推动我市医联体建设健康发展。要本着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加大力度,有序推进,围绕医联体建设的总体目标方向,综合施策,配套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实际,确定不同医联体模式,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高质量、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明确牵头医院、各级政府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理顺对医联体组成单位的投入和管理机制;要根据各医联体实际,审慎研究医联体内各参加单位发展路径,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质量标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要注重通过媒体、网络、会议、社区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医联体建设的相关情况,特别是了解纳入医联体后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设备条件的变化提高以及病人就诊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医院的认可度和满意度。